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比赛过程中三分球技战术的广泛运用已经改变了人们对篮球运动的认知。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三分球技术在NBA的历程演变。选择NBA各球队常规赛三分球场均出手次数、三分球场均进球数、三分球场均命中率、三分球进攻比重及三分球场均出手超过一次的人数这五个指标进行研究,把NBA三分球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发展初期——抵触期(1979-1985)。这一时期NBA各球队常规赛三分球场均出手最高次数只有3.4次,且三分球的场均进球数都不到1个。三分球的平均进攻比重在1985-1986赛季最高都只有3.8%。三分球命中率赛季场均最高命中率只有28.2%。三分球场均出手超过一次的人数在1979-1080赛季有18人外,之后连续5年都没有超过10人。第二,缓慢发展期——-认可期(1986-1993)。NBA各球队常规赛三分球场均出手次数从1986-1987赛季的4.7次增加到1993-994赛季的9.9次。三分球场均进球数在1993-994赛季达到3.3个。三分球的平均命中率在1986-1987赛季首次突破30%,到1993-1994赛季达到33.3%。三分球的进攻比重到1993-1994赛季达到11.7%,三分球场均出手超过一次的人数到1993-1994赛季已经达到69人。第三,快速发展期——-改革期(1994-2003)。1994-1995赛季,将三分线的距离缩短到22英尺。这一改革促使了NBA联盟三分球的快速发展。NBA各球队三分球场均出手次数从上一赛季的9.9次突增到1994-1995赛季的15.3次,场均进球数在1994-1995赛季达到5.5次;三分球的平均进攻比重从上一年的11.7%增加到18.8%,三分球平均命中率也从上赛季的33.3%增加到1994-1995赛季的35.9%。三分球场均出手一次以上的球员到1995-1996赛季就突破到100人。1997-1998赛季NBA三分线第二次改革,把三分线的距离从22英尺又恢复到原来的23英尺9英寸,距离的增长导致投三分球的难度增加,NBA各球队三分球的各项数据立马往下降。到2003-2004赛季基本达到了1994-1995赛季的水平。第四,全面发展期——-广泛运用期(2004-2013)。三分球的场均出手次数从2003-2004赛季的14.9次增加到2013-2014赛季的21.5次,三分球的进攻比重在2013-2014赛季的达到25.9%,三分球场均进球数在2013-2014赛季已经达到了7.7个。三分球场均出手超过一次的人数在2013-2014赛季的增加到126人,场均命中率达徘徊在35%--36.7%这个范围。第五,三分球时代(2014--)。库里的崛起以及勇士队的成功,促使NBA进入了"三分球时代"。场均三分球出手超过一次的人数,到2017-2018赛季达到最多的216人,三分球的进攻比重在2018-2019赛季达到了35.9%,并且火箭队从2017-2018赛季连续两个赛季三分球的进攻比重都超过了50%。场均出手次数在2018-2019赛季的达到32次,场到2018-2019赛季达到11.4个。"三分球"时代的出现不仅影响了NBA各球队比赛的攻守速度,更新了NBA联盟的打法,改变了NBA联盟格局,篮球运动因三分球的盛行而改变。第一,加快比赛的攻守转换速度。NBA近十五年常规赛各队场均进攻节奏从2003-2004赛季90.1增加到2018-2019赛季的100,15年增加近10次。第二,拉开球队的进攻空间。2004年德.安东尼带领太阳队依靠三分球和快速的攻守转换赢得比赛胜利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三分手不仅是进攻终端,还可以用来拉开进攻空间"。"空间"概念的出现使得三分球完成了从遭冷遇到攻击终端到进攻空间构建的演进,这一转变使得三分球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变得越发重要。第三,改变挡拆配合的防守方式。采用传统的"穿过"或"绕过"的方式防守防守挡拆,会被外线持球队员直接出手投三分球,采用夹击来延误持球人的传球,会让掩护的大个子顺下攻框或是外拉投三分,如果投入更多的兵力进行局部3防2,则又会让侧翼的球员获得空位三分的机会。为了更好的限制进攻方的三分球,换防防守成为现在各队防守挡拆配合的首选方式。第四,促进空间型内线的盛行。内线四号位球员场均三分球超过一次的人数在2015-2016赛季达到48人,到最新一个赛季人数达到与时期的小前锋人数一样的77人。五号位球员投三分球的人数到最新的2018-2019赛季达到30人。第五,小球时代的来临。ESPN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也在勇士队夺得总冠后撰文表示:"勇士队夺冠或许是他们一个王朝的开始,也是"小球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