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前陆盆地处于四川盆地的西部。从大地构造背景上看,川西坳陷位于龙门山前缘推覆带的东边,在扬子板块西北边缘。北部边缘是米苍山,南部是峨眉一瓦山断块,西边临靠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部接壤川中隆起,呈北东一南西向的条状带地形。川西坳陷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过程,形成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西南油气分公司关于川西地区须家河组源内成藏体系的相关开发测试井现已有23口井,而且测试井的产量显示结果较高,有14口井测试产量超过1万方/天,其中新场32井4.6万方/天、新场26井3.4万方/天,表明川西坳陷须五段具有远大潜在的天然气勘探资源。本论文对须五段源内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利用所有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分析测试资料等来进行展开分析。(1)通过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连井对比,找到优质烃源岩的层段,绘制优质烃源岩厚度图,分析其展布特征,与气藏井相结合,找到其与气藏井的关系。(2)基于对区域沉积环境的分析,分析须五段储层类型,结合物性特征、粒度中值和连井对比,识别出优质储层段,绘制对应砂体厚度图,分析其展布特征以及对气藏的影响。(3)通过对单井进行压力预测,了解川西地区须五段的压力系统情况,分析压力对气藏的影响。(4)绘制成藏模式图和对典型气藏进行剖析,总结成藏模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本文主要有四点认识:(1)识别出三套相对较好的优质烃源岩,分别是TX5-5、TX5-6和TX5-7砂层组,将含气井及产气井与优质烃源岩厚度图相叠合发现,气井主要集中分布在优质烃源岩的范围附近,须五段主要是近气源成藏。(2)须五段储层类型属于低孔-特低渗型,主要是三角洲前缘的砂体;识别出三套相对较好优质储层,分别是TX5-6、TX5-7和TX5-8砂层组;储层的位置、物性特征和厚度都对油气的聚集以及产出起到重要影响。(3)异常高压提供了运移动力,是须五段天然气高效富集的主要因子之一。(4)主要的成藏模式类型为纵向叠置型,也存在未研究的其他模式类型。成藏的主控因素:气源控制了气藏的范围及规模(主要是近气源成藏);有利相带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异常高压影响了天然气的高效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