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游泳项目已经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中的一项优势项目,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离不开其优秀的肺功能水平和符合其项目特点的身体形态特征。游泳运动员良好的肺功能是一定程度的训练的结果,还是受一定程度的遗传影响,还是模棱两可的,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另一方面,不同运动水平的游泳运动员其身体形态是否存在差异及哪些指标存在差异,国内还未见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训练水平的游泳运动员的肺功能以及身体形态,了解不同水平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以及呼吸系统基本状况,并分析游泳运动员的肺功能是否与训练水平相关。从而为教练员提供有用的反馈,科学指导训练、提高体能及有效监测肺容量和肺通气功能变化、为改善游泳运动员肺功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国家游泳集训队高水平运动员58名:男26名(18.81±2.87岁)、女32名(17.78±2.51岁)。根据运动技能等级及最佳成绩分为GM组(精英男组)8名,YM组(优秀男组)18名;GF组(精英女组)21名,YF组(优秀女组)11名。对受试运动员进行肺功能、身体形态、身体成分测试。肺功能测试采用日本捷斯特CHEST便携式肺功能仪HI-101,用Athroscan3DVITUS三维人体扫描仪测试身体形态,身体成分测试用GE Lunar i DXA双能X射线仪,采用双能X射线扫描法。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呼气量FEV1、一秒呼气率FEV1%、每分最大通气量MVV;身体形态学长度指标包括身高、坐高、臂展、上肢长及其衍生指标:坐高/身高*100、上肢长/身高*100、臂展/身高*100,围度指标包括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体成分指标包括体脂百分比、全身肌肉百分比、以及躯干肌肉百分比。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游泳运动员间的差异,将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与训练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不同水平的男性游泳运动员中,精英男组FVC(5.30±1.07L)、FEV1(4.69±1.47L)与优秀男组FVC(4.25±1.13L)、FEV1(3.16±0.83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英男组VC(6.97±0.87L)、FEV1%(86.00±15.35)、MVV(163.70±37.14L)与优秀男组VC(6.61±1.02L)、FEV1%(76.39±16.57)、MVV(147.11±19.00L)相比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平的女性游泳运动员中精英女组的VC(4.86±0.71L)、FVC(3.40±0.90L)、FEV1(2.72±0.93L)、FEV1%(79.63±17.51)、MVV(111.82±21.60L)均优于优秀女组VC(4.72±0.67L)、FVC(3.22±1.11L)、FEV1(2.60±1.00L)、FEV1%(81.54±18.98)、MVV(108.44±19.72),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游泳运动员一秒呼气量与其运动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的男性、女性游泳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方面,围度指标与长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精英男组的胸围(101.21±3.75cm)、坐高(99.70±5.38cm)、臂展(196.63±4.34cm)均优于优秀男组胸围(100.34±5.45cm)、坐高(98.28±3.23cm)、臂展(193.54±4.79cm),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英男组的坐高/身高*100(53.53±2.31)、上肢长/身高*100(44.29±1.39)、臂展/身高*100(105.63±3.16)均略低于优秀组的坐高/身高*100(53.72±1.03)、上肢长/身高*100(45.15±2.32)、臂展/身高*100(105.81±2.26),但不显著(P>0.05)。精英女组的胸围(92.97±3.83cm)、上肢长/身高*100(43.77±1.55)、臂展/身高*100(104.17±2.56)均略高于优秀组(91.00±6.07cm、43.70±1.09、103.68±2.08),其坐高/身高*100(53.10±0.92)略低于优秀组的坐高/身高*100(53.45±1.0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英男组的躯干肌肉百分比(39.86±1.90)与优秀男组的躯干肌肉百分比(37.91±2.20)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英男组的全身肌肉百分比(83.11±3.21)大于优秀男组(80.80±2.47),精英男组体脂百分比(15.07±3.24)低于优秀男组(16.98±2.8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英女组体脂百分比(24.78±3.01)略高于优秀女组(24.36±4.78),精英女组全身肌肉百分比(73.25±3.56)、躯干肌肉百分比(36.16±2.00)均略低于优秀组(73.30±4.91、36.69±3.40),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精英男组用力肺活量及一秒呼气量显著高于优秀男组且男性游泳运动员一秒呼气量与其运动水平呈正相关。这意味着运动水平更高的男性游泳运动员,其一秒呼气量更大。侧面反映了更高水平的男性游泳运动员有更大的肺容量和更良好的肺功能。精英男组的躯干肌肉百分比显著高于优秀男组,但与运动水平不相关。不同运动水平的女性游泳运动员肺功能、身体形态、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醒教练员在指导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肺功能的变化,督促其定期检查并尽可能建立相关档案,作为科学指导运动训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