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属性对比的方法,逻辑推导西北武术和少林武术所存在的文化异性。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导出不同地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出不同地域武术发展的动力和障碍,升级动力,破除障碍,努力寻求武术良性发展的最佳模式。比较分析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地理气候、宗教习俗、武术流派、习练拳种、地域武术的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得出以下结果:1.查阅资料确定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西北地区,按照地理分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是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气候干燥。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主要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中原地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中原"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等省。狭义"中原"专指河南。自然区划上的中原常指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气候温润。中原地区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性格较为内敛。汉族,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信仰多种教派,饮食庞杂,口味较重,性格豪爽。2.武术流派的分布情况。西北地区,主要有八门拳派、通背拳派等门派,武术器械多以鞭杆为主,属于短器械,技法多变。中原地区,武术流派众多,常以河南少林武术为代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囊括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等。3.国内外影响力。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西北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地域武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大。中原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支撑武术产业的发展,如河南少林武术的品牌推广,加之影视剧中常有少林武术的片段、情节,使之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武术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决定族群性格和武术流派的形成。2.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决定武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3.西北武术应借鉴中原武术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武术产业,继而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步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