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紫外诱变及对Cd2+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en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观察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出发菌株的单菌落形态、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测定两种出发菌的生长曲线和吸附Cd2+的耐受性曲线并测定两种出发菌对Cd2+的吸附性能;紫外诱变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探究吸附条件对两种突变株吸附Cd2+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由两种突变株构成混菌体系,探究两种突变株之间的生态关系及不同混菌体系对Cd2+吸附性能。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抱杆菌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表明在36h基本达到稳定期。两种出发菌株对Cd2+的耐受浓度分别为120 mg-L-1和220 mg·L-1。在Cd2+浓度为30 mg·L-1、pH值为6、菌体浓度为20 mg·L-1、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两种出发菌株对Cd2+的吸附率分别为72.57%和79.13%。紫外诱变致死率曲线表明两种菌的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90s和60s。通过突变菌株的耐受性能初筛和吸附性能复筛,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18#简称枯突变株18#)对Cd2+的吸附率为79.84%,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27%,胶质芽孢杆菌突变菌株15#(简称胶突变株15#)对Cd2+的吸附率为83.4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2%。两种突变菌株传代五次后对Cd2+的吸附性能仍具有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表明枯突变株18#吸附Cd2+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6、菌浓度为40g·L-1、吸附时间为120 min、Cd2+,浓度为30 mg·L-1,吸附率达94.28%;响应面分析法表明胶突变株15#吸附Cd2+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7、菌浓度为25 g·L-1、Cd2+浓度为30 mg·L-1,吸附时间为150 min,吸附率达96.93%。混合菌系(枯突变株18#和胶突变株15#)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浓度15 g·L-1、牛肉膏浓度6 g·L-1、蛋白胨浓度10 g·L-1、NaCl浓度5 g·L-1。混合菌系生长曲线表明两种菌在混合培养基中按湿重比1:1混合时,呈竞争生长关系。探索同时加入不同混菌吸附剂对Cd2+的生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湿重相同的胶突变株15#使得枯突变株18#对Cd2+的吸附率下降17.79%;加入湿重比为1:3的胶突变株15#,枯突变株18#对Cd2+的吸附率提到了4.8%。探索差时加入质量相同的吸附剂对Cd2+的生物吸附,结果表明先用胶突变株15#对Cd2+吸附1 h,再使用枯突变株18#对Cd2+吸附1 h,有利于提高对Cd2+的吸附率,吸附率比单独使用枯突变株18#和胶突变株15#作为吸附剂分别提高了16.87%和0.66%。
其他文献
声乐是我们情感传流露、传达内心声音的独特表现形式,声乐演唱与情感的表现密不可分。在声乐演唱中,情感是声乐的"灵魂魅力",是声乐的感染力所在,也是歌唱者心语的表露。本文
文章借鉴传播学"知识沟"假设,结合数据时代"知识沟"所具有的新特性,映射出在旅游地景观传播中也客观存在"知识沟"现象。依据"知识沟"的理论基础,将"知识沟"分解为知识信息获
目的  探讨气道闭合压 (P0 1 )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收住儿童ICU的呼吸衰竭上呼吸机的患儿 ,分别于上呼吸机第一天和撤机时 (中枢性呼吸衰竭放弃治疗的
目的:开发一种高纯度纽莫康定A0与B0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高纯度纽莫康定A0与B0的收率为指标,考察聚合物微球的洗脱参数和上样量。结果:型号为UniPSA30-300的微球为最佳层
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两种温室气体,在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水位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同时这两种气体也是
目的通过检测包头市不同城市功能分区(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郊区)在采暖期、非采暖期和风沙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总浓度、PAHs单体以及不同环数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