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强度采煤矿井灾害新灾种--突水溃沙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水溃沙是在井下开采矿产资源时,裂隙或小断层导通富水且因风化等原因失去抗剪性的砂(沙)体,砂(沙)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在重力作用下,水沙流加速流入井下,直至淹井,水沙重新达到平衡稳定状态的一种地质灾害,又称溃水溃沙.突水溃沙主要发生在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矿区为代表的浅埋藏、薄基岩、古冲沟发育、厚松散含水层矿区.研究突水溃沙,一是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确保矿工生命安全,二是为了保护矿区环境,做到采煤与保水的统一.文章以突水溃沙地质灾害为例,分析了突水溃沙地质灾害发生机理,提出了突水溃沙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目前,国内主要策略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预防方面,目前以探放水工程为主,采用“上抽下泄”的原则对松散沙层实施地面钻探工程和井下钻探工程,并设置长期水文观测孔。治理方面,突水溃沙一旦形成,切忌使用强排抽水工程,否则只会加剧潜水降深漏斗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加剧突水溃沙强度,隆德煤矿突水溃沙发生初期,曾经强排井下沙、水,从而诱发二次溃沙,这时主要从加大沙层抗剪强度着手,缪协兴、白海波、许家林教授建议,采用地面塌陷坑投掷石料的方法,增大沙层的内摩擦系数,形成沙层骨架,从而使水沙尽快平衡减少突水溃沙量,为科学救灾找到了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东平锰矿矿床地质特征,从地球化学角度对该锰矿的成因及锰质来源进行了探讨。鲕状锰矿石中相互嵌生的石英、金红石及黑云母等高温结晶矿物的发现,反映了锰矿沉积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