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纳米药物载体系统为人类高效、合理的利用药物提供了新技术。固体脂质纳米是以具有生理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高熔点天然或合成的固体脂质为骨架材料所制成的亚微粒尺度的新型载药系统,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内外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将在兽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明确的产业化前景。尽管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的大部分脂质材料和活性剂是已经公认为安全并被批准应用于药剂学、食品以及化妆品领域的辅料,但脂质材料纳米化以后的特殊生物学效应是否会给生物体带来潜在的毒性还不得而知,因此固体脂质纳米药物的毒性研究是其临床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颗粒独特的理化性质,探讨了固体脂质纳米潜在的毒性效应,进而分析了系统研究固体脂质纳米药物毒性效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固体脂质纳米药物的毒性研究概况,并根据现有的研究报道总结分析了脂肪酸、甘油酯、氢化蓖麻油等常见脂质材料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的急性毒性、局部毒性、细胞毒性和组织器官毒性;重点介绍了固脂质纳米的理化特性与其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如脂质材料、活性种类、活性剂的浓度、纳米颗粒的电位和粒径对其毒性的影响:探讨了固体脂质纳米药物的给药途径对其毒性效应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固体脂质纳米载体系统对其承载药物毒性的影响。针对当前固体脂质纳米药物毒性研究方法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毒性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的情况,作者认为固体脂质纳米药物的安全性评价除了应遵循新药毒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组学和蛋白基因组学等技术重点考察固体脂质纳米在分子水平的毒性,增强对固体脂质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的认识,建立系统规范的固体脂质纳米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推动固体脂质纳米药物在兽医药的临床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