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造山带中部蘑菇台-东巴兔地区变质作用与年代学研究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造山带西接塔里木克拉通,东接阿拉善地块,北邻北山造山带,南以阿尔金断裂为界.敦煌造山带内总体出露一套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的中高级变质杂岩和少量的TTG片麻岩.敦煌蘑菇台一东巴兔地区的变质基性岩石均记录了典型造山带顺时针包含近等温降压(ITD)阶段的变质作用p-t轨迹。高压基性麻粒岩变质峰期p-t条件介于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过渡区,接近高压变质相系,指示俯冲带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
白云岩的形成机理是碳酸盐岩石学中最复杂、争论时间最久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白云岩的成因中最重要的内容则是对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模式的研究.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是白云岩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深入理解现有的不同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模式将对改进现有的模式、甚至总结出全新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云岩化作用是指灰岩被富镁流体交代而形成白云岩的过程。由于目前的白云岩化作用模式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通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