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溶脲脲原体生物群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脲脲原体是可以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孕妇的绒毛膜炎、盆腔炎等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其分为两个生物群,分别为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和生物群2。研究表明二者的致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阐明溶脲脲原体致病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在临床检验中,对溶脲脲原体生物群进行鉴定是必要的。在本研究中,使用Real-time 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对1例以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为主要皮肤表现的HIV感染患者进行介绍,指出AIDS的皮肤损害多种多样,与非AIDS患者相比,其发生率、死亡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均大大增加,并且对常规治疗抵抗。因此临床医师对AIDS诊断意识不可忽视,尤其皮肤科医师更应该提高警惕。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殊的感染性皮肤病,一些特异性的或非特异性的非感染型皮肤病,病情易反复,迁延不愈,常规治疗抵抗者,以及一些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解脲脲原体(Uu)主要寄生于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或上皮细胞内,当上皮细胞受损时Uu借机发挥其致病作用,可见Uu属于条件致病微生物。Uu以尿素为能源,含有脲酶,是区别于其他支原体的重要特征。目前广泛应用的液体培养基增菌法就是利用Uu能分解尿素这一特点。本文对血清型与生物群、新种的诞生、Up的性状描述、血清型与感染率等进行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