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城市居民健身指导的需求性进行研究。得出:上海城市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有较强的需求,但指导员数量和从业数量不能满足居民健身指导的需求。体育健身指导市场尚形成,体育爱好者和组织者扮演着指导员的角色,指导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指导效果不明显;上海城市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运动技能层面上了,而是向多元化发展,居民健身已经由活动型转向科学型,科学健身必须要通过科学指导得以实现;现阶段,上海城市居民健身需要的指导集中在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负荷控制、健身方案制定、不同状况下的项目选择、运动时间选择、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损伤康复、疾病康复治疗、项目规则、器材的使用这十个方面,对健身状况与指标变化比较、健身效果评价、营养与运动的关系、生活与运动的融合、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这几个方面也有少量的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身指导内容需求的比例会发生改变,并且会需要更多的健身指导种类;现阶段指导员的数量、从业率、指导效果制约着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指导员的培训制度和内容与居民健身指导的多元化需求不相匹配,脱离了居民健身指导的实际需求。无偿性的指导服务导致健身指导市场的消极,难以达到居民健身指导的需求效果;上海城市居民的健身指导需要的内容是指导员培训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员分类的依据;增加资金投入是指导员培训数量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居民体育健身指导率和指导效果的保证。指导员的有尝服务,是解决对居民健身指导效果的关键,可采用居民少量出资、多种方式募集资金、政府投入资金三结合的方式,解决有偿服务的资金问题,逐步建立有偿服务的健身指导市场;利用政府的职能优势,全方面多方位的建立体育知识传播通道,加速体育知识的普及,以及确保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是体育健身指导的有效补充;通过举行比赛、表演和对居民进行体质检测来检验指导效果,进一步保障居民健身指导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