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空气微生物,保障养禽安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颗粒物。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性质与颗粒物的来源、形态、粒径以及附着在其表面的各种有毒有害的微生物有关,按照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致病性微生物主要通过附着于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即尘埃微粒、气溶胶等传播疫病。养禽场内由于饲养管理人员的生产操作以及家禽本身的活动,空气颗粒物及其微生物的数量更高。颗粒越小,沉降越慢,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长,被吸入的机会就越多,对家禽的危害就越大。养禽场的空气微生物附着在家禽鼻腔和咽喉,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形成的飞沫污染禽舍空气引起疫病传播。空气微生物在养禽场分布不均匀,离地面越近,含菌量越高。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沿家禽气管、气囊进入整个呼吸系统以及体腔、肌肉和骨骼。禽类的胸腹腔之间没有横膈膜,导致疫病感染的机会增多。呼吸系统疫病在禽病中占有主要地位。空气微生物随颗粒物降落到家禽体表,诱发皮炎、变态反应等多种疾患。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后,对家禽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因颗粒大小而不同。呼吸道病毒与呼吸道条件致病菌具有缘源性协同发病关系,混合感染时,家禽的死亡率就急剧增高,难以控制。空气微生物附着的颗粒直径越小,在1-2μm及以下时,受感染的家禽发病越快,病态反应也越严重。对于已有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病禽,一般不宜进行治疗,而应及时淘汰并作无害化处理。通过选择和设计适宜的饲养场;加强场区绿化,改善小气候环境;坚持通风换气和消毒制度,保障舍内空气持续清新;采取"全进全出"的转群模式与生产工艺;有效清除排泄物和废弃物;创新科技应用,提升空气净化程度;实行空气环境监测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等多项措施净化空气微生物。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综合控制,全方位措施并举,持续协调配套才能凑效。
其他文献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报告的形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报告的内容及一
<正>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是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的公正性检测结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第三方实验室地位。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会议
1996年我们报道了大豆品种对孢事宜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受1对显性基因和2对陷性基因控制.后又发现其抗性和褐色种皮同理裂皮的种子也有关联.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源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作物种质资源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海量异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