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念训练(Mindfulness meditation practices,MMPs)是一种特殊的冥想练习,强调以非判断和不反应的方式拓展注意,从而使人对此时此刻的感觉、情绪体验和想法有更多的觉知(Goleman,1988),是一种扩展了传统的集中注意冥想的训练。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念训练已经在西方社会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七十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压力治疗中心的博士开始使用正念训练来帮助病人进行疼痛管理和压力管理,并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目前国内外关于正念训练的作用研究多为对于抑郁与压力的干预等方面。有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改善参与者的GRE测试阅读理解的分数以及提高工作记忆能力(Mrazek&Franklin et al.,2013),并对焦虑个体心智游移有保护作用。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是一种常见的非自主内源性意识体验,在人类意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在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Lutz,Slagter,Dunne&Davidson)。鉴于正念和心智游移似乎是对于保持不受干扰的能力的反对构念,正念训练是否能够减少心智游移的产生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正念训练实践中,研究者发现正念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专注力进而减少心智游移产生有积极影响,就此对专注正念训练的应用效果展开进一步观察。本研究以中国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中随机选取80名个体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各40名,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实验组被试接受为期8个周的正念训练,本研究的八周干预方案主要参照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Segal,Williams,&Teasdale,2002)和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Kabat-Zinn,1982,1990)进行设计,每周参与者集体参与正念训练课1次,共计8次。两组被试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阅读任务心智游移口头报告前测,实验结束再进行后测,以训练干预为自变量,阅读任务中产生心智游移次数作为因变量,探究变量间关系。研究结果:后测阅读任务中实验组被试报告产生心智游移次数较前测明显减少,而没有进行正念训练的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正念训练可以显著减少大学生心智游移的产生,对心智游移有一定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