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痛经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分别参考《妇产科学》和《中医妇科学》,所有患者均符合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针刺组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长度25mm,直径0.03mm,选取下2区为针刺部位,月经来潮后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40min,直至月经停止结束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月经来潮后开始进行治疗,每次0.3g,每天2次,直至月经来潮停止治疗。疗效标准采取痛经症状评分及程度分级标准,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痛经临床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为评价。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5.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为(1.1+0.4)分和(2.6+1.3)分,针刺组明显较低(t=6.975,p<0.05)。结论:腕踝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手段,并且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研究也发现腕踝针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对血瘀症状亦有明显改善。腕踝针较传统西医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小、价格更为低廉,因此患者更愿意接受这种绿色传统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