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文: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分离科学领域重要的分离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制备有效成分。目前,国内外在POPs与靶标分子的构效关系及其分离规律的基础研究方面比较薄弱,致使无法在理论指导下进行POPs合成的设计与制备,导致POPs的选择性、专一性不强;另一方面,面对种类繁多的POPs,在预测和筛选对靶标分子具有最佳分离效能的POPs时,工作量巨大,且往往出现漏筛、误筛。这些问题已成为功能高分子科学和分离分析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亟待突破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作者在多孔有机聚合物分离材料分离机理研究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吸附热力学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靶标分子在树脂表面吸附的吸附等温线,获得吸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以及吸附平衡常数等参数,结合Brunauer给出的吸附类型判断靶标分子在POPs表面的吸附方式。2.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靶标分子在POPs表面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机理、活化能、决速步及靶标分子在粒内的扩散行为模式等。3.吸附模型研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靶标分子在POPs表面吸附多层吸附模型、多参数吸附模型等。通过上述多孔有机聚合物分离材料分离机理研究,为POPs从天然药物复杂体系中分离制备有效成分奠定理论基础。大孔吸附树脂(MARs)是多孔有机聚合物的一种。由于大孔吸附树脂(MARs)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基于疏水作用,例如范德华力和氢键,这样就会导致吸附容量低、吸附选择性差。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一种新的交联的聚苯乙烯(被称为超交联聚合物HCPs)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我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孔径分布是影响树脂吸附光甘草定的主要因素。根据计算化学的结果,孔径范围在1.8nm到5.4 nm之间的微孔和介孔适合于吸附光甘草定。基于此,我们通过傅克反应控制反应时间合成了一系列微孔/介孔自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T2),并系统研究了该树脂的吸附容量、平衡吸附时间、吸附等温线和再生性质。并且将XT2的吸附性能与前期工作中筛选出来的最佳商业树脂BMKB-1的吸附性能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XT2对光甘草定的吸附容量远大于BMKB-1。其吸附机理归因于比表面积、筛分作用、包括氢键和π–π作用在内的多重吸附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本项研究不仅为合成微孔、介孔超交联树脂提供了方法,而且为理解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