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榨菜,又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Lee)、茎用榨菜,是重庆市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和重点发展的蔬菜品种。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肖崇刚等在镜检腐烂肿根时观察到大量细菌存在,推测认为可能是由于腐烂处理时细菌的作用促进了肿根抑制性物质的分解或是改变了休眠孢子细胞壁的透性,从而提高了萌发率。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从腐烂的菌根中分离筛选出能促进肿根快速腐烂并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微生物,利用病原菌只能活体培养的特性,使萌发后的孢子找不到寄主而丧失侵染能力,从而降低根肿病田间菌源量,达到减轻根肿病为害程度的目标。首先本文从榨菜根肿病病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测定了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在20℃和25℃时,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分别为45.67%、62.33%,说明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不同pH值条件下的休眠孢子萌发率在5.0~7.0较高,在pH值6.5时达到最高(64.33%),说明PB19与生防菌互作的最适pH值在5.5~7.0。同时还测定了菌株PB19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将榨菜播种于浇灌了PB19培养液的菌土中,结果显示浇灌培养液后,榨菜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发病对照,浇灌培养液2次和3次,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76%,71.96%,显著高于浇灌1次培养液(22.72%)。大田试验表明各个处理的发病率均为100%,施用PB19培养液后,榨菜根肿病病情指数显著低于清水对照,但防效只有18.04%。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PB19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