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韩国随着民族国家主权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一场围绕废除汉字、汉文而使用国文(韩文)的论争应运而生。主张使用韩文的论者从启蒙、教育、文明等角度展开立论,并试图以汉字的"他者化"伸张韩文的地位。而维护汉字、汉文者则从汉文之于韩国的意义、实用主义以及亚洲连带论等层面进行辩驳。这场论辩不仅关乎到语言、教育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内含了时人相对于中国进行文化清算时的复杂、焦灼的情感。本文力图历史地呈现当时众声喧哗的论辩场域,并试图从文化清算的角度窥探开港期韩国人之于中国暧昧、纠结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