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教国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70年代以来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在马来西亚的发展,马来人的伊斯兰教认同日趋深厚,代表马来人利益的巫统和伊斯兰党也转向伊斯兰教寻求合法性。伊斯兰教国议题是两党争论的焦点之一,巫统提出马来西亚是世俗的伊斯兰教国,伊斯兰党则要建立神权的伊斯兰教国,这引起马来西亚华人对国家政体、民主、信仰自由的忧虑。马来西亚华人反对将马来西亚建成伊斯兰教国,华人社团和反对党行动党反对建立任何形式的伊斯兰教国,认为这违背了宪法原则,损害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而执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坚决反对伊斯兰党的伊斯兰教国,但赞同巫统的伊斯兰教国。而生活在伊斯兰党统治下、进行伊斯教国具体实践的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的华人似乎并未感受到伊斯兰教法对他们的危害。可以说,伊斯兰教国议题为我们提供了在多元宗教、多元种族、多党政治架构下伊斯兰教政治化的绝好个案,伊斯兰教己成为马来西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巫统要争取马来选民的支持,宣布马来西亚已是伊斯兰教国,此举意在树立自己温和伊斯兰形象的同时,将对手伊斯兰党丑化为激进的、破坏国家团结的政党。对巫统来说,伊斯兰教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马来人认为是巫统代表了伊斯兰教国的方向,而不是伊斯兰党代表。伊斯兰党的伊斯兰教国其实更接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所描述的伊斯兰教国,但绝不是塔利班那样的伊斯兰教国。对于华人政党来说,伊斯兰教国并不只是马来人的事,而是涉及到国家政体、民主、种族平等、信仰自由的大问题,因此伊斯兰教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导致的后果,行动党反对任何形式的伊斯兰教国,就是基于这样的担心。对于一般华人大众来说,他们对伊斯兰教国并无好感,但他们的反应不像政党那样激烈,但他们手自己手中的选票,对伊斯兰教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