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具有单拷贝插入、受体材料不受限制等优势,双孢蘑菇、金针菇、平菇、杏鲍菇、真姬菇、香菇等食用菌都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但转化效率和转化子遗传稳定性仍是影响基因功能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姜宁等(2017)以小米粒培养香菇菌丝为受体材料时,单核菌丝体转化效率和稳定性均高于双核菌丝体。本试验以喻晶晶(2012)建立的农杆菌介导香菇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比较了不同遗传背景的香菇菌丝体和不同培养基活化的香菇菌丝体的转化效率差异。在MYG培养基、木屑固体培养基、1/2木屑固体培养基、1/4木屑固体培养基和小米粒培养基上分别活化香菇异核体武香1号(W1)及其孢子单核体W1-26,以不同培养基质活化的菌丝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当以1/4木屑固体培养基活化异核体W1时,转化效率和阳性转化子的得率最高,而单核体W1-26只有用小米粒活化才能筛选到阳性转化子,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成分可以影响香菇菌丝体的转化效率。用MYG培养基分别培养W1、S606、YS3357、YS3334和YS55,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转化效率表明,第一次筛选时获得抗性菌落的比例为1.41%-34.47%不等,最多的是YS55,最少的是S606;经过3次筛选,其转化子的阳性率在不同菌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低的为W1,只有2.79%左右,最高的是YS3334,转化子阳性率可达85.12%。由此可见,受体菌株的遗传背景显著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总之,以香菇菌丝体为受体开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活化菌丝的培养基成分和菌株遗传背景都会影响其转化效率和转化子的稳定性,可能受体中某些基因的表达与T-DNA转移、整合等过程密切相关,明确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更有效的提高某一菌株的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