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教材分析】《说书人》选自苏教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陨落与升华"板块,是现代作家师陀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叙述了旧社会一个说书艺人的悲惨遭遇。编者在课后的"文本研习"中设置了关于本文的两个问题:1.说说"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书人》用散文笔法叙述故事,说说这种手法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由此可见,本文在故事内容的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度,教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教材分析】《说书人》选自苏教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陨落与升华"板块,是现代作家师陀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叙述了旧社会一个说书艺人的悲惨遭遇。编者在课后的"文本研习"中设置了关于本文的两个问题:1.说说"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书人》用散文笔法叙述故事,说说这种手法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由此可见,本文在故事内容的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度,教学重点在于人物刻画的方法及小说散文化的写作手法。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花生秧颗粒在清选过程中的筛分效率,降低损失率,基于离散元法,运用EDEM仿真模拟软件,对花生秧颗粒在振动筛不同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角、筛面倾角等关键参数的情况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花生秧除膜揉切机振动筛的最佳工作参数。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统计花生秧颗粒的洁净率和损失率,来比较不同参数下振动筛的筛分效果,结果表明:当振动筛的频率为3.5Hz、振幅为60mm、振动方向角为5.5°、筛面倾
随着我国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传统煤炭企业业务收缩、债务高筑,影响煤炭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所以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就十分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以宏旺煤炭经销中心为例,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和财务数据,运用科学方法,结合煤炭行业企业经营特点找出对应解决方法。希望为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均为五环三萜类天然化合物,多以游离或糖苷形式广泛存在于女贞子、夏枯草和山楂等植物中,抗肿瘤谱广。二者药理作用相似,但在体内外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具有多条抗肿瘤途径,包括预防肿瘤形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诱导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微循环、逆转放化疗耐药、免疫调节等。本文旨在比较二者在体内外抗肿瘤机制的不同之处,总结二者抗肿瘤的关键分子机制,为深入研究这两种中药单体的抗肿
本文以长白山易危药用植物库页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的野生居群和回归居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7年至2020年夏季对同一野生居群和回归居群进行野外采集。对回归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回归居群物候期和形态特征变化进行观测。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SNP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层面对库页红景天的野外回归进行评价。采用HPLC技术分析野生居群和回归居群间的主要药用成分
本文介绍了GeoGebra软件在解决共点力动态平衡中的几个应用实例,GeoGebra能展现效果极佳的动态物理情景,有效突破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
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当中,相关教育者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逐渐认识到拓展和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其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基于此,本文在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上,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电子知情同意系统是电子化、智能化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它能够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具有跨时空优势。通过介绍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概念、呈现形式和使用情况等内容,分析电子知情同意系统所面临的接受度、理解、同意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和完善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功能以及完善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以期为未来电子知情同意
目的 验证14种常用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以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疫苗株(PV-1)为指示病毒,用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感染滴度,采用悬液法和载体定量法进行中和剂鉴定和病毒灭活试验。结果 在试验条件下,次氯酸钠、次氯酸水、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70%~80%乙醇、乙醇与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聚维酮碘分别对PV-1作用1 min,灭活对数值均≥4.00;单
目的探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汇总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纳、排标准筛查,最终纳入94例气滞血瘀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疗程共3个月经周期。两组以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进
拓展性临床试验是基于人道主义,为没有其他有效医疗手段可延长生命或减轻痛苦的特定患者提供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新医疗产品的医疗救治活动,同时具备医疗和科研属性,与注册临床试验显著不同,需要特殊的伦理关注。目前中国的拓展性临床试验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和配套管理办法不够完善,也缺乏对该类特殊临床试验的伦理治理经验。以医疗器械拓展性临床试验为例,参考国内外目前的法律法规,分析其特点,并对中国医疗器械拓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