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源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分子遗传特征鉴定及其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河南省和吉林省共7个地区进行了鹿源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集的麋鹿、马鹿、梅花鹿共662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共发现6种肠道寄生虫,分别为球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鞭虫和绦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6.89%;(2)对45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进行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的PCR扩增以及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分子进化树构建,共鉴定出5个隐孢子虫虫种和1个基因型,包括11个C.parvum(24.44%)、5个C.andersoni(11.11%)、3个C.ubiquitum(6.67%)、1个C.muris(2.22%)、1个C.suis(2.22%)和24个Cryptosporidium deer genotype(53.33%).其中,Cryptosporidium deer genotype为优势感染基因型,C.andersoni、C.muris和C suis为首次在鹿体内发现的虫种;(3)对鹿源C.parvum和C.ubiquitum进行基于gp60基因的亚型分型,其中11个C.parvum分离株有5个被鉴定,包括4个IIaA15G2R2和1个IIdA19G1;3个C.ubiquitum分离株均属于XIIa subtype 2。IIaA15G2R2和IIdA19G1为首次在鹿体内鉴定的基因亚型;(4)基于SSU rRNA、TPI、GDH和BG共4个基因位点,对5份肠贾第虫阳性样品进行PCR扩增以及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分子进化树构建,仅在SSU rRNA基因位点鉴定出结果,全部为集聚体E.集聚体E为首次在鹿体内发现的集聚体。研究结果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鹿在隐孢子虫和肠贾第虫在人兽传播中的作用和潜在威胁,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美国社区学院的创建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junior college movement)。初级学院运动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伟大革新.它使美国从移植德国高等教育重视学术性发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
建筑幕墙作为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的外装饰墙体而被广泛应用,它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
<正>免疫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在先天免疫系统中病原分子识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功能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一方面,
会议
气动凿岩机是采矿和隧道掘进中不可或缺的装备。针对气动凿岩机的工况特点,开发了气动凿岩机专用油。在国内矿山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气动凿岩机专用油各项性能良好,能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