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科研工作的回顾及展望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科研工作的概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今后的工作要点做简要概述.山东省是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省份之一,病区分布于全省17个市、113个县(市、区)、11 656个村,受危害人口979万;全省现有氟斑牙患者294万,氟骨症患者23万.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历经40余年分为初始和全面开展取得重大进展两个时期.在第二时期又经历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改水降氟试点,改水降氟工作逐步推开;总结积累经验,改水工作快速发展;改水降氟工作实现由建到管重点转移,继续向纵深发展;巩固发展改水降氟成果,探讨改水工作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四个阶段.山东省以改水降氟为主的地氟病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为20年来共兴建各类改水降氟工程7 028处,完成7 970个中、重病村的改水任务,改水降氟工作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科研工作始终遵循科研面向防治、科研为防治服务的方针,根据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立项进行科学研究,进而指导和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改水降氟工作任务尚十分艰巨;专业防治队伍不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主要防治对策为研究制定防治规划;加强立法工作,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信息网络;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地氟病区人民群众.

其他文献
就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山东省是全国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碘缺乏病分市在14个市、99个县(市、区);疑似高碘病区分布在7 个市、40个县(市、区);地方性氟中毒分市在17个市、113个县(市、区);克山病分布在7个市、18个县(市、区);大骨节病主要流行于青州市的5个乡镇、22个病村.近20年来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为:2000年通过碘
会议
目的为探索砷在小白鼠生育和生长上影响.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为期30个月的多代喂高砷饲料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砷在小白鼠生育及其子代上有明显作用.第1代子代每对动物产仔数及每窝仔数均明显低于对照,整个实验期间结果也一样,子代鼠初生体重亦低于对照,实验组繁殖持续到第5代,对照持续到第6代.实验期间发现18例可疑肿瘤,其中摄砷子代17只,对照仅1只.结论砷暴露可影响小白鼠生育及子代生长.
目的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细胞DNA损伤影响.方法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mg/L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血、肝、肾细胞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动量.结果血、肝、肾3种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含氟5.0、50mg/L砖茶水
会议
目的探讨改水降氟工程质量与成井工艺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山西省由南至北依次选择驼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临汾市襄汾县、晋中市平遥县、忻州市忻府区大部分改水降氟工程.收集各县(区)改水降氟工程资料,现场调查及采集末梢水样品进行测定.对水氟、井管材质、井深、封闭深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县应改水村数981个,已改水村数591处,改水率60.2%.本次共对622处打井工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已停止使用
目的观察染砷对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喂饲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6周后检测肝、肾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随染毒剂量增加,中、高剂量组肝脏和高剂量组肾脏中SOD活性降低(P<0.01);而肝脏和肾脏中MDA含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病理组织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