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陸德明的巨著《經典釋文》(以下簡稱《釋文》)因集漢魏晉經學注釋之大成,自成書起就一直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得到了極高的重視,但經過一千多年的輾轉傳抄,其中的不少內容已非原貌。為了给對《釋文》進行的相關考察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恢復《釋文》原貌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本文在藉助當代信息技術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試圖判斷出《釋文》部分注音的真偽,以期對恢復《釋文》原貌有所啟發。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介紹《釋文》研究概況,包括寫本和傳本對勘研究、異讀方面的研究。第二節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校勘部分作為我們的先期研究,目的在於為後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第二部分,我們試圖利用全新的研究方法,對《釋文·周易》中常用異讀字的常讀音注音情況進行研究,得到其分佈情況,顯示且分析其分佈規律,探索其中理論,嘗試恢復《釋文》的原貌。最後對本文的體例、研究對象、思路與材料方法等進行大致地說明。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主體部分。第二章,《釋文·周易》寫本與傳本對勘,第一節,交待對勘對象與對勘方法,第二節,對勘結果,第三節,分析歸納校勘結果,分五個小標題分別比較兩個本子中的文本字形、詞條數量、條目內字數、注音用字、術語使用和卦象標註情況等的異同。這之中以詞條數量和注音用字為重點,窮盡式找出了兩文本中此有彼無的詞條和注音用字相異的條目,再依據《釋文》注音體例和各經經注,示例性分析了如何判斷相異情況下注音詞條的取捨,即是否是《釋文》原注。第三章,《釋文·周易》中常用異讀字的常讀音注音情況研究,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第一節,《釋文》中常用異讀字的界定與確定,第二節,《廣韻》與十四部經典經注共現的常用異讀字,進一步精確《釋文》中常用異讀字的範圍,第三節,《釋文·周易》中的常用異讀字及其常讀音,確定本章節考察對象,第四節,《釋文·周易》中的常用異讀字在《釋文》中被注常讀音的情況,本節是文章分析的核心部分,選定視、宴、振、決、聚、收、臨、趣、錯等九個常用異讀字,藉助十三經經注和《釋文》電子數據庫,逐一真實記錄和分析了每個字在《釋文》中的詳細注音情況或在經注中的出現情況,繪製成一目了然的表格,然後藉助《廣韻》、十三經經注原文等材料,確定每個字的常異讀音,結合表格中注音的分佈情況和釋文注音體例,最終找出這九個字在《釋文》中不該被注的注音,從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這幾個字在《釋文》中注音的原貌。第四章是對本文的研究內容進行概括和總結,總結出該論文的具體研究成果,同時指出論文的不足之處,也對今後的研究有所展望。期望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能夠對恢復《釋文》注音的原貌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