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研究方向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是国际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我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有着厚实的知识积淀,目前正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建议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主要土壤类型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研究。我国丰富的土壤资源类型、多变的土地利用方式、强烈的人为干扰特点为土壤生物种质资源与基因资源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应密切联合分子生物学和经典微生物学技术,构建我国土壤基因资源信息库,系统认识我国土壤的生物资源,为土壤重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平台。2)土壤质量形成的生物过程及作用机制。应分别开展土壤碳、氮、磷、钾、硫等元素循环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与土壤中毒害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过程研究,并同时做好土壤结构体形成与生物的互作机制、土壤有机质积累与分解的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等的研究。3)土壤生物过程对生态系统稳定及食物安全的影响与调控。着重开展土壤生物与生物过程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产力的影响与调控研究,包括植物根系对土壤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的作用原理、土壤生物个体或群体间的互作机制以及土壤生物种群的定向调控与障碍土壤的生态恢复技术,其中在农业生态系统要突出做好土壤-微生物-肥料-植物的互作过程与协调机制及食品安全研究。4)土壤微生物在全球尺度的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环境问题,应重点研究土壤微生物根际界面过程对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应答过程与适应机制,同时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变异及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机制等。5)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新技术。由于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作用过程与生态功能的复杂性,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的发展始终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突破和研究技术的改进,如何改进土壤微生物纯培养技能与应用技术、提升土壤基因组学与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耦合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生态服务功能等是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方法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其他文献
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这一哪曲是:把创新教育理论与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小学创新素质目标体系;把创新素质目标体系与学科结合起来,形成学科创新性教学目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学家广泛应用并深入研究的一种推理,是中国古代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同时也是中国逻辑传统特殊性的重要体现。推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推类泛指在类的基
摹状词的研究始于关于专名有无涵义和指称的争论,历史上围绕专名有无涵义和指称这个问题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以穆勒和克里普克为代表:主张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所指;另一派以弗雷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谢尔发现了红外线,从此逐步发展起了红外技术。红外技术主要研究物体红外辐射的产生、传输、探测、识别及其应用。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开始于第
经过3个多月遥反复试验,设计了一种梗丝处理料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梗丝通过加工处理,内在质量明显提高,木质气、刺激性大大减轻,香气量增加,香气协调,劲头微有提高,烟叶变浓,燃烧性改
用Marlab对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处理进行仿真,可以得到雷达系统中各个处理点上的具体信号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对雷达信号处理的仿真要求,显示了用Matlab仿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方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伴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和发展,在这么一个信息高速成长的时期,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迎合大数据的背景而得到有效的培
呼吸系统功能的顺利实现依赖于呼吸系统内部微环境的平衡,其中水的平衡至关重要。目前已知在呼吸系统中有六种水通道蛋白AQP1、AQP3、AQP4、AQP5、AQP8、AQP9表达。其中AQP1
为研究腐植酸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腐植酸含量对石油污染土壤特性以及在低含水条件下对石油污染土壤土著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了腐植酸在干旱少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