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apple tree Valsa canker)是我国苹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苹果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对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导致病害防治被动、盲目和低效。因此探索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从根本上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ATMT文库,并从中筛选到一株致病力降低突变体X912,对其侧翼序列注释为阿魏酸酯酶B前体。以此为基础,本研究从NCBI下载已报道的阿魏酸酯酶(Ferulic acid esterase)基因序列作为种子序列,通过本地blast从苹果树腐烂病菌转录组和基因组中共预测出9个阿魏酸酯酶基因序列。针对阿魏酸酯酶氨基酸序列,通过SignalP4.1预测9个阿魏酸酯酶均具有信号肽切割位点;通过TMHMM Server v.2.0预测9个阿魏酸酯酶均无跨膜结构域;通过Wolf PSORT预测9个阿魏酸酯酶定位于胞外。通过构建蛋白进化树分析,9个阿魏酸酯酶基因可以分为3类,其中A类2个、B类2个、C类4个,而Vm09011没有聚类到任何一类阿魏酸酯酶,但对其进行Blast比对,发现其与Grosmannia clavigera的Ferulic acid estetase的蛋白相似性达71%,暂将其定为阿魏酸酯酶。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阿魏酸酯酶基因在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发现阿魏酸酯酶基因在腐烂病菌侵染苹果树皮3 d比摇培菌丝3d样品中上调表达,上调倍数在4.7~14.5倍之间;表明苹果树皮中含有阿魏酸酯酶的底物,能够诱导阿魏酸酯酶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探究阿魏酸酯酶基因在苹果树腐烂病菌中的致病作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