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上海市素食人群肥胖及相关糖脂血压等指标并与非素食人群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在上海市区招募素食者及同性别同年龄的非素食者各270名,其中女性占82.59%,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体指标和血压,检测肥胖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素食组超重肥胖率为10%,显著低于非素食组的24.44%(P<0.001),中心性肥胖的差异更显著(素食2.22%vs.非素食12.59%,P<0.001),因非素食组中心性肥胖率为素食组的5.67倍,远高于超重肥胖率的2.44倍,我们进一步统计发现非素食组超重或肥胖者中伴有中心性肥胖的占43.94%,远高于素食组的11.11%,提示素食饮食可能可以更好的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更利于减少中心性肥胖的发生,或者反过来说,导致中心性肥胖的原因更多的是动物来源能量物质的摄入而非总能量,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其他生化指标的比较中,除甘油三酯外,素食组均显著低于非素食组(素食组vs非素食组:总胆固醇[(4.04±0.76)vs.(4.57±0.8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3±0.60)vs.(2.91±0.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6±0.25)vs.(1.37±0.28)mmol/L],收缩压[(107.59±12.55)vs.(110.90±13.35)mmHg]、空腹血糖[(4.60±0.34)vs.(4.78±0.37)mmol/L]、空腹胰岛素[(33.48±15.54)vs.(40.84±20.66)pmol/L]、尿酸(女性)[(238.40±68.30)vs.(257.48±51.51)umol/L],各组P<0.001)。由于素食组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也进一步分析了纯素食组和蛋奶素组间血脂谱的差异,发现两组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但蛋奶素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纯素组,提示蛋奶素可能更有利于健康的血脂谱。结论素食人群超重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显著低于非素食人群,其中中心性肥胖的差异更为显著,肥胖相关的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压等大部分指标也显著低于非素食人群,说明素食饮食对于降低肥胖的发生率(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改善肥胖相关的指标具有积极影响,我们可以将素食饮食作为肥胖的防治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