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评价儿童炎症性肠病的预后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访评价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的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5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96例IBD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2010年儿童IBD诊断规范共识意见制定的诊断标准重新诊断,最终获得确诊或拟诊IBD病例共73例,通过书信、电话、见面等方式随访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结果 73例IBD患者共随访56例(76.7%),其中34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22例为克罗恩病(CD).34例UC中,确诊13例,拟诊21例;22例CD中确诊14例,拟诊8例.34例UC中有2例疾病类型不能明确,剩余32例患者疾病类型以全结肠型(46.9%,15例)和左半结肠型(40.6%,13例)为主;CD以回结肠型(16例,72.7%)为主.IBD疾病严重程度以中重型为主,其中UC 28例(82.4%),CD 20例(90.9%).随访的IBD患者中,CD无死亡病例,UC有5例(14.7%)死亡.剩余29例UC和22例CD,缓解率分别为55.2%(16例)、68.2%(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分别有8例(27.6%)的UC和3例(13.6%)的CD患儿曾有复发,16例(55.2%)UC和15例(68.2%) CD患儿病情持续,时有加重,属于慢性持续型.49例IBD患者(87.5%)体力活动不受限制.IBD患儿手术率是19.6%(11例),其中CD手术率明显高于UC[36.4%(8例)比8.8%(3例),P<0.05].肠梗阻、肠穿孔和消化道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1%(4例)、7.1%(4例)、1.8%(1例),主要集中在CD组.结论 儿童IBD患者按病程分型主要以慢性持续型为主,其次是慢性复发型,绝大多数IBD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肠梗阻、肠穿孔和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主要集中在CD组,并且CD手术率明显高于UC。

其他文献
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    在清水:小潘拉粮等人帮忙    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  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