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将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实现全民健康。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而全民健身需要一定的体育设施,仪式空间是全民健身的必要基础。根据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相关数据,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省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243个,位居第31位。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字:2019年底全国体育场馆354.44万个,人均2.08m2,而黑龙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24m2,这些数字让每一个龙江人汗颜。2020年9月2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省情,使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工作科学有序,为促进黑龙江省体育强省目标的达成提出一些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黑龙江省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黑龙江省位于祖国最北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经济水平落后,2020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黑龙江省GDP位居25位;2019年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30位。进行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工作,需要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认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设计和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遵循绿色、生态、低碳原则。黑龙江省山青水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黑龙江省进行考察时指出,黑龙江省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黑龙江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黑龙江省在全民健身设施设计和建设中应注意绿色低碳,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石膏石板、玻璃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减少涂料饰品材料的使用,而且钢筋、玻璃等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环保价值高。要控制油漆的使用,如果必须使用,要选择污染尽量小的无毒油漆,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传播。在体育场馆的屋顶可以通过加装太阳能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以减少体育场馆对火力发电的使用进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在大体量的体育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可利用BIM的设计,其模拟性、协调性、可视性的优势可以解决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和设备布置之间的冲突等矛盾,为体育建筑设计与建设提供最为有利的优化工具,降低材料的消耗,节约成本。2)"增量"与"存量"相结合。黑龙江省既要注重新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又要注重改造废弃旧建筑为"新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鼓励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建设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与新建设施相比,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大约可节省1/3的建设成本,还可以缩短建设周期。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有一些废旧的工业建筑,可以进行很好地设计改造,增加有效供给,为全民健身服务。3)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冰雪体育设施建设。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年黑龙江省的大众冰雪健身要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加快建设30分钟冰雪健身圈。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025’-53033’,山地众多,境内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财岭、大青山等,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左右。降雪量大,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m,雪量居中国之最。雪质优,拥有极佳的冰雪资源。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此,要注重冰雪体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4)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需要。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不同,经济、文化等发展差异较大,在进行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不能按一个尺度,要遵循地域差异,根据各地实际,有的地方可以设计建造大体量的现代化体育建筑,功能齐全,做到竞争体育功用与全民健身功用相结合,还可以成为当地地标式建筑,提升地域品质;有的地方空间狭小、经济水平有限,可以利用碎片化空间,打造实用经济的体育健身设施,满足当地居民健身活动需要。研究结论: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地处祖国北疆的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体育强国、黑龙江省促进体育强省的良好政策,科学设计与建造适宜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让仪式空间成为促进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的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