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双侧中耳乳突1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303237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1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双侧中耳乳突病例。2004年因左侧鼻塞于县医院行鼻息肉摘除,术后病理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转地区医院行左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同前。予放射治疗2月。2005年1月出现左耳听力下降,2005年3月发现鼻腔内肿瘤复发予以清理,2005年12月出现左耳少量血性耳漏,左侧周围性面瘫;检查左外耳道暗红色新生物;额隐窝处有乳头状肿物。左耳气骨导均消失,右耳中度传导性聋。CT:双侧额窦内及左鼻顶部软组织影,额窦后壁部分骨质吸收;双侧乳突鼓室内软组织影,左侧乳突骨质广泛破坏。外耳道肿物活检: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并显著不典型增生,不排除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不典型增生。2006.1.23 全麻下行左侧颈外动脉结扎+颞骨次全切除术,2006.2.13在全麻下行头皮双冠状切口额窦肿瘤切除+钛网整复术。术后病理:中耳乳突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组织像呈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 0/3转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长活跃,局部可疑恶变。术后颞骨区域放射治疗6.0Gy,, 未见肿瘤复发。2007年6月右耳出现血性耳漏,听力进一步下降,行扩大乳突根治术,术后病理仍为中耳乳突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呈鳞状细胞癌,现进一步放疗中。复习文献并对该病的特点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文章把空间形变位移量和运动形变位移速度看作一动态状态向量,将运动形变加速度看作其动态噪声,利用卡尔曼滤波法进行某矿区监测并对其空间位移形变分析,通过一矿区实例分析,其方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烂子病”,是囊状幼虫病毒所引起的恶性传染病。通常西方蜜蜂对此病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可自愈,但中蜂抵抗力弱,容易感染,蔓延很快。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以春
病人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我院健康教育工作能按照正规的教育模式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及各科骨干在心内科观摩了
随着克拉玛依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与调整,大农业地区牧草基地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张。作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已经成为牧草基地建设的主力军。而仅仅是种植面积的扩张及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