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治疗师”的学历教育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无现成的教学资料和经验可做参考,在教学操作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结合我们的条件,在不断对专业内涵充分理解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磨合,获得了些感性认识,目前我校已连续招生“康复治疗师”学生四届,该专业在校学生351名.一、课程设置:1.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康复病理学,临床疾病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学基础,康复医学概要,康复治疗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临床学,康复护理学.2.实践教学:临床疾病学实习,康复治疗学实习,护理及康复护理实习,社区康复见习.二、教学实践及相关工作探讨1.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入校后第一学期在无任何医学基础知识的状况下,大胆开设康复专业的启蒙教育课程《康复医学导论》,全面介绍国内外康复医学的现状、课程设置、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对象及就业趋势,同时邀请国内外及香港地区的专家和同行来校讲学,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有全面、客观和系统的了解.2.专业课教师担任康复专业的班主任:为了在学生管理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加深专业教师和学生间的密切联系,康复专业班的班主任由康复教研室主任或康复专业教师担任.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通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及课外师生间的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康复专业的理解,对康复专业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3.加强对外交流,扩展学生视野: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及中华护理学会珠海培养基地的优势,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带学生去广州、澳门等地参观和见习,特别有意义的是,我们请来了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系OT专业的师生来学校为我们学生进行观摩教学交流,由于两地学生均讲奥语,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亲切和热烈.4.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建立了400平方米的综合康复技术操作室,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较为1∶1.三、存在的问题及反思1.康复治疗专业的教材急待解决.2.应尽快明确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学历层次和专业化发展方向.3.建立康复教育网络,加强康复专业学校之间的沟通,资源共享.4.拓展“康复治疗师”学生的就业渠道,利用国内现有的康复及相关网络和各类康复专业的学术会议提供双向就业信息,联合培养和国际接轨的外向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