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治疗作用和对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大鼠,作双侧卵巢去除术,术后2个月开始用药物治疗,用药时间为2个月。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第四腰椎松质骨静态、动态参数,大鼠第五腰椎体作椎体压缩试验。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成骨细胞,对硝基苯磷酸盐法、RT-PCR的方法观察卡托普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去卵巢引起大鼠骨量降低的情况下,卡托普利可使去卵巢大鼠骨小梁面积(%Tb.Ar)增加了33%,但与去卵巢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托普利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生物力学状况,表现在能使去卵巢大鼠的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力增加。卡托普利促进体外大鼠成骨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刺激成骨细胞表达Ⅰ型胶原。讨论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10月龄大鼠去卵巢后2个月骨量明显减少,骨形成虽然增加,但不足以对抗骨吸收增加所导致的骨丢失,呈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状态,在骨量减少的同时还伴有生物力学指标的改变,去卵巢大鼠与对照大鼠相比,弹性模量、破坏载荷和破坏应力明显下降,提示骨量减少的同时,骨的结构、力学特性也有所减弱,内在硬度(即抗变形能力)下降,承重负重的能力下降,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在去卵巢后2个月开始给药,由于这时骨量已经明显减少,所以药物治疗效果不容易体现,阳性药物雌激素使骨量增加,但作用不足以完全对抗去卵巢所导致的明显骨丢失。卡托普利也有使骨转换率略有下降,使骨量增加的趋势。除了有骨形态学的改变以外,卡托普利显示较好的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的作用,提示其能增加骨的抗变形能力,降低骨折风险。体外实验发现卡托普利可促进ALP的表达,说明其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实验还发现卡托普利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也有促进作用。提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生物力学状况,可能与其促进体外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