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居民共享共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治"理念主要体现为对社区事务的群体决策。社区中的利益相关方,如居民代表、物业人员、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等通过群体协商共同做出群体决策,是社区治理的的基本工作形式。然而,如何评估、提升这种群体决策的质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待探讨。现有的群体决策研究多是实验室研究,未能提出适用于社区现实中复杂的、开放的、多样性的群体决策过程的质量评估方法。为此,我们拟建立面向真实情境的群体决策评估模型,并用于社区群体决策质量的评估和干预研究。本文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1通过理论思考和实例分析,初步建立群体决策的"过程-结果"模型。该模型将群体决策划分为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两个维度,并从"信息加工"、"人际互动"、"客观任务"和"主观感受"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估。基于上述理论模型,研究1开发了适合自评和他评的群体决策质量评估方法。其中,自评即通过决策者填写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他评即专家依据评估体系对群体决策录像及其文本内容的评估。研究2中,以大学宿舍空调的使用为主题,由大学生开展群体决策以确定空调使用方法、费用分摊原则等,这种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开发的"群体决策质量自评量表"、基于录像转录文本的他评方法均可有效衡量群体决策质量。研究3中,我们进一步将这些评估方法应用于城市社区议事决策,结果发现当下城市社区居民议事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社区"各说各的"、"跑题"等现象较为严重,经过议事规则(参照罗伯特议事规则)干预培训,社区议事决策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发现"群体决策质量自评量表"并不适用于社区居民的群体决策评估,但对于社区决策录像文本的客观他评方法较为准确、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