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投入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尽管大量研究考察了学校投入对高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帮助研究者厘清了二者的关系。然而,以往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以往关于高中生学校投入的研究主要基于西方高中生展开,缺乏研究考察中国高中学生这一庞大群体(例如,国家统计局2016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达到两千三百多万)的学校投入情况。其次,以往研究侧重于探讨学校投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鲜有研究考察先前成就如何影响学校投入。事实上,先前成就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校预测变量。因此,本研究首先欲探讨中国高中生先前成就(例如,中考成绩)和学校投入间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成绩和投入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学生持有的能力观(能力是固有的还是可发展的)的调节,能力发展观持有者在面对学业挫折时更有可能立即采取行动以提高将来成就。基于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探讨能力观在先前成就和学校投入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总共有4036名(女生2066名)来自广东番禺区五所高中的高一学生分别报告了其中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成绩,并完成了学校投入问卷和能力观问卷的测查。结果发现,(1)先前成就正向预测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投入;(2)相较于能力固有观持有者,能力发展观持有者先前成就和行为、情感、认知投入间的关系更强。这些结果为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学生(例如,能力固有观持有学生)制定教育干预方案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