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对人乳腺癌细胞NGF与VEGF表达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乳腺癌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证明碘-125(125I)粒子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荷瘤雌性BLAB/c-nu/nu裸小鼠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将荷瘤裸小鼠分2组(每组24只),对照组植空白粒子,实验组植入剂量为0.4mCi的125I粒子,观察粒子植入后瘤体生长情况,分别在植入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处死每组中各6只裸小鼠,剥取瘤体,标本分别冻存和用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法分别从蛋白、核酸水平检测在不同时间点上,乳腺癌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态,进行NGF与VEG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粒子植入后21天,实验组中癌细胞NGF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23,P=0.001,P<0.05);VEGF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63,P=0.001,P<0.05)。粒子植入后28后天,上述指标继续降低(X2=4.131,P=0.042,P<0.05;X2=9.224,P=0.002,P<0.05)。NGF与VEGF表达存在正相关(r=0.973,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125I粒子抑制乳腺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在于降低NGF和VEGF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2.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NGF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治疗至今尚无好的方法.传统化疗药因其缺乏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治疗中容易造成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人参皂甙Rh2是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
心肌细胞上存在着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1、β2-AR),在正常心脏中,由儿茶酚氨引起的收缩反应,主要是通过β1-AR介导的,β2-AR信号系统的反应较弱。心衰时,循环中儿茶酚氨水平升高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本着“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原则,研究新形势下幼儿发展评价的背景和现状,明确研究内容、方法、路径,总结研究成
利用可靠性相关理论,在对交通网络状态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了城市道路交通单元及交通网络的‘失效—非失效’态的表达方法;分析了路段单元及交通网络的状态从观察起始点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在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疏水杂化涂层。考察了MTES/TEOS的摩尔比和FSi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