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9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肝衰竭患者6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观察人工肝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经过人工肝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 L)、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血肌酐(CREA)、白细胞(WBC)较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AchE)、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较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TBil,PTA,WBC,AFP水平,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2例次,予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并完成治疗。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年龄>50岁,TBil,PTA,WBC,AFP水平,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是影响PE联合PBA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