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2岁。2011年3月出现颈部不适、头晕,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所见:,颈内、外动脉及颈内静脉管壁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频谱(PW)均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左椎动脉起始部管壁平整,管腔内清晰,内径0.6cm,CDFI血流充盈良好,PW检测收缩期最大流速90cm/s.于左侧颈椎第3、4横突之间可见该处椎动、静脉局部囊状扩张内径1.3cm,以椎静脉扩张明显,其内充满"五彩色"高速血流,PW取样为动脉样血流。于椎动静脉瘘口边缘可见高速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血流峰值速度(Vmax)=270cm/s,阻力指数(RI)=0.25。PW于扩张处近心端椎静脉取样Vmax=80cm/s,呈低阻力,RI=0.44,PW取样为动脉样血流(图3)。超声诊断:左椎动-静脉瘘。追溯病史,患者于2004年10月因颈部疼痛伴右上肢无力,经MR检查:颈4、颈5椎间盘向右后脱出,压迫局部脊髓,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行前路颈4、颈5髓核摘除术、髂骨植骨术。推测此瘘口可能医源性,本次超声检查提示左椎动-静脉瘘,病源为后天性。讨论动-静脉瘘是指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动-静脉瘘的主要病因为外伤、其次是医源性血管损伤,如穿刺或插管、血管手术,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腐蚀动静脉壁而形成动静脉瘘。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动静脉瘘已屡见报道,但椎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在此病例的几项影像学检查中,CT根据占位改变推测有肿瘤,是不准确的;MRA只报告动脉瘤,尚不够明确诊断;超而声检查可进行多切面探查,对确定瘘口来源十分准确,且可通过多普勒技术进一步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血管检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