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不同形式的训练对肌肉短时间内发力率(RateofForceDevelopment,RFD)的影响不同,高强度力量训练能提高RFD,而肌肉肥大性训练可能会降低肌肉发力率,这主要与训练对IIX型肌纤维的影响有关。肌肉收缩0-250ms时段内RFD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短跑、跳跃、投掷等快速力量型项目的运动表现,且该指标极易受到训练的影响。加压力量训练通过维持动脉血流入肢体末端的同时,限制静脉血流的作用,以较小的强度刺激肌肉并改善肌肉功能,对肌肉围度、肌力和爆发力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该方法对肌肉发力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旨在探讨加压力量训练法对肌肉收缩初期时段发力率的影响,探究引起爆发力变化的原因,为加压训练法更好地在运动队中广泛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研究方法:以8名北京男子手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2.8±2.4岁,身高为191.8±5.7cm,体重为84.5±11.8kg。进行4周下肢加压力量训练。运动员在30%1RM低强度加压状态下完成深蹲、硬拉、负重剪蹲和推雪橇车前行练习,每项动作做4组,第一组动作次数30次左右,第二、三、四组做15次,组间间歇时间为1min,每周进行3次训练。根据运动员的大腿围度,着装压控制在30-40mm Hg,训练时压力为200-220mm Hg。4周训练前后,进行纵跳能力和等速肌力测试。其中纵跳高度包括:半蹲跳(SJ)、叉腰下蹲跳(NS-CMJ)和摆臂下蹲跳(S-CMJ);等速肌力指标包括:膝关节屈伸动作峰值力矩、肌肉发力初期0-50ms和0-100ms力矩变化率。运动员进行15分钟热身后开始测试,测试顺序为先进行纵跳测试,而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纵跳高度测试采用瑞士产的Myotest,每种纵跳各测取3次,取完成最好的一次作为分析对象;等速肌力测试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测试系统上进行,在60o/s角速度条件下连续进行6次屈伸,峰值力矩和发力率取最高值进行分析。前后测试内容、测试人员与测试仪器均相同。各指标参数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在SPSS20.0和EXCEL2007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训练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纵跳高度变化:4周加压训练后,运动员不同模式的纵跳高度均出现显著性增长(P<0.05)。其中,SJ跳跃高度由实验前34.07cm增长为42.5cm,增长率为24.8%:叉腰CMJ跳跃高度由实验前42.57cm,实验后49.52cm,增长率为16.3%:摆臂CMJ模式由之前的51.58cm变化为56.70cm,增长率为9.9%。暗示加压力量训练能促进高水平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增长。2)肌肉最大自主收缩(MVC)变化:4周加压训练后,运动员在等速肌力测试中左膝屈曲和右膝屈曲MVC出现显著提高(P<0.05),其中左膝屈曲MVC由147.8 Nm增加为161.5 Nm,右膝屈曲MVC由154.4Nm增加为167.5Nm。左膝伸展MVC由296.3 Nm增加为198.8 Nm;右膝伸展有194.8 Nm增加为302.8Nm。膝伸展力量都呈现增加趋势,但并未出现显著性增长。3)发力初期0-50msARFD的变化:4周加压力量训练后0-50ms阶段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过程中ARFD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未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左膝屈曲增长率-0.4%,左膝伸展增长率9.6%,右膝屈曲增长率21.2%,右膝伸展增长率22.1%。,其中右膝伸展和屈曲0-50ms阶段的ARFD变化幅度大于左膝。左膝屈曲由661.7Nm/s变为659.0Nm/s,左膝伸展由1428.3 Nm/s增加为1565.3 Nm/s,右膝屈曲由784.3 Nm/s增加为950.3Nm/s,右膝伸展由1428.7Nm/s增加为1744.3Nm/s。4)发力初期0-100msARFD的变化:4周加压力量训练后0-100ms阶段左右膝关节屈曲和伸展测试中ARFD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未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左膝屈曲增长3.4%,左膝伸展增长9.4%,右膝屈曲增长3.7%,左膝伸展增长7.8%。左、右膝关节伸展0-100ms阶段的ARFD变化幅度大于屈曲阶段的变化。左膝屈曲由644.7 Nm/s变为666.7Nm/s,左膝伸展由1443.8Nm/s增加为1578.8 Nm/s,右膝屈曲由863.7Nm/s增加为895.7 Nm/s,右膝伸展由1421.2Nm/s增加为1531.3 Nm/s。研究结论:(1)加压力量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对肌力较弱肌群的训练效果尤为显著。(2)加压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0-50ms、0-100ms初期阶段的发力率,从而促进运动表现的提升。(3)加压力量训练对肌肉收缩发力率的影响因实施发力的肌群和发力阶段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