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percut aneous nephrostomy,PCN)的临床价值及应用体会。方法 1.1研究对象来我院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的71例患者,男37例,女34例,年龄6~87岁,平均42.7岁。71例患者共穿刺造瘘82个肾脏,其中11例行双侧肾造瘘引流术(占15.49%)。所有患者术前血液生化检查均显示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1.2方法所有穿刺造瘘均在彩超引导下进行。超声仪为Philips M2410B,使用C3540凸阵探头和与之配套的穿刺引导架,采用一次性BARD经皮肾穿刺套件(肾盂气囊型)。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做好术前准备。患者取侧卧位,垫高腰部。对患侧肾脏先行超声扫查,根据穿刺目标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以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逐层局部麻醉后,用手术刀片做一长约1.5cm的皮肤切口,在超声监视下沿穿刺引导线将带有针芯的18G穿刺针插入肾盂内,拔出针芯,见尿液流出将导丝插入,退出穿刺针。采用经皮肾穿刺筋膜扩张器,沿导丝将扩张器由细至粗(从8F开始以2F递增,扩张至14F)依次插入肾盂以扩张孔道,最后将14F导管沿导丝置入肾盂内,反复确认导管气囊位于肾盂后,拔出管心针及导丝,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然后接尿袋并皮肤缝合固定导管。结果 71例患者共穿刺造瘘82个肾脏,其中11例行双侧肾造瘘引流术,3例穿刺造瘘失败,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4%(79/82)。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常规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脾、肺、胸膜等周围脏器损伤、尿液外渗、肾脏穿通伤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无切口感染。全组无1例因治疗的相关并发症而死亡。导管均引流通畅,尿量均明显增多,术后1周,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降低,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能够及时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从而避免了患侧肾功能的丧失。引流期间还可以通过检测患肾尿量、尿PH值、尿比重及尿生化等指导下一步治疗。另外该方法还减少血肌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次数,为患者进一步更好的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有效地节约住院经费,缩短住院时间,亦可作为肿瘤晚期等各种原因所至尿路梗阻而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行保留肾造瘘管作姑息处理,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该技术具有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创伤少、痛苦小、整体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