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 Linn.)属菊科(Compositae)鬼针草属(Bidens)原产美洲热带的一种具有极强繁殖力和传播力的杂草,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常以密集成片的单优势种群出现在路边、荒地、住宅周围、果园、林地以及农田周边和田埂上,已成为这些地区分布范围最广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白花鬼针草在广东一年四季开花结果,以种子繁殖为主,近几年其入侵旱作田(如蔬菜、花生、甜玉米等)危害越来越普遍,已成为危害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恶性杂草。本文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速度,以及南方旱作田常用的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其防控效果,为探索其入侵农田途径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采集白花鬼针草成熟的种子分别在15℃/10℃、25℃/20℃、35℃/30℃的人工光照培养箱中,用培养皿滤纸床培养法和盆栽土壤培养法,比较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用室内盆栽定量播种生测法,研究在25℃/30℃条件下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丁草胺、乙草胺、敌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莠去津、乙氧氟草醚、甲咪唑盐酸、莠灭净、敌草隆)在其田间推荐使用的低剂量和高剂量处理下对白花鬼针草的防控效果,清水处理作空白对照,施药器械ASS-4化学农药自动控制喷洒系统,药后10天、20天调查株防效和20天鲜重防效。①白花鬼针草在不同温度15℃/10℃、25℃/20℃、35℃/30℃下培养20天的总萌发率分别为71.2%、80.8%、84.8%,不同温度之间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在低温15/10℃条件下发芽达到50%需要16天,而在25℃/20℃、35℃/30℃温度条件下仅需要3天,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在20~35℃的温度条件下出苗快,竞争力强。②白花鬼针草在不同温度下培养30天的株高和鲜重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单株鲜重和株高在25℃/20℃和35℃/30℃温度下显著高于15℃/10℃,表明白花鬼针草在20~35℃的环境下幼苗生长速度快。③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分别用其田间推荐使用的低剂量和高剂量处理后,药后10天白花鬼针草有较多出苗,各药剂处理的株防效均低于50%;药后20天的防效调查:其中莠去津1 710(单位g a.i./hm~2下同),莠灭净1 200和2 400,敌草隆1 800和3 000处理下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100%;丁草胺750和1 500,乙草胺810和1 620,二甲戊灵495和990,在其低剂量处理下株防效达到70%~80%,在其高剂量和莠去津855、异丙甲草胺1 440处理下株防效可达到80%~90%,鲜重防效均超过85%;仅敌草胺750和1 500,异丙甲草胺720,乙氧氟草醚54和72,甲咪唑盐酸72和108处理下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低于50%,需要提高处理剂量才能达到有效防控效果。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土壤处理剂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白花鬼针草有一定的防控效,但由于其在20~35℃温度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且其瘦果顶端带有刺芒,极易挂在农户的衣服、动物的毛皮以及农具上,随着农作物在作物出苗后而携带传播进入农田大发生危害,因此,清除农田附近沟边、田埂上的白花鬼针草是控制其进入农田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