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暖区暴雨降水特征及触发发展机制条件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暖区暴雨是指地面为东高西低型,福建处于地面低压倒槽(锋面)南侧或入海高压后部偏南气流控制,高空为西南或偏南气流,850h Pa处于切变线南侧时,此时出现的暴雨。有时锋面或切变线已经影响福建省北部,但是,南部仍处于其南侧暖区内,南部的暴雨也属于暖区暴雨。福建省暖区暴雨日占总暴雨日的14.9%,暖区暴雨出现的概率以前汛期居多,其中尤以6月最多,其次是4月;暖区暴雨以北部型最多,其次是南部型,再次是双雨带型,全省型暴雨最少。暖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南亚高压东侧、副热带高压、西风槽、南支槽和低空急流等,而直接影响系统是中小尺度低涡、辐合线、切变线以及地形强迫抬升作用。暴雨区斜压特征不明显,低空急流在福建暖区暴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福建前汛期暖区暴雨96.8%低空(850h Pa)有急流出现,暖区暴雨容易发生在低层急流核前部的风速辐合区或急流轴左侧气旋性辐合区内。北部暴雨落区绝大多数出现在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或正前方,少数出现在低空急流轴的右前方;而南部暴雨落区有80%以上出现在低空急流轴上急流核前侧的辐合处,个别出现在低空急流轴正前方或超低空急流的右前方;全省性的暖区暴雨都出现在低空急流轴左侧或左前侧。利用"配料法"分析暖区暴雨的高低层环流形势配置,分析表明,冷暖空气在暖区暴雨的形成过程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水汽条件,中高层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气团上,促进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加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聚。暖区暴雨过程物理量分布特征,湿层厚,T-Td≤4℃的湿层可以延伸到500h Pa以上;低层暖平流强迫抬升型和东风波动影响型,不稳定条件好,A指数≥12、K指数≥37、SI指数≤0、CAPE≥1000;高层冷平流强迫型,温度垂直递减率大,△T850-500≥25℃,CAPE值大,一般都达到1000以上,A指数≥10、K指数≥35、SI指数≤0;低层锋生型,850-925h Pa有逆温,A指数≥10、K指数≥32、SI指数≤0。高层冷平流强迫型和低层锋生型6km以下风垂直切变强,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强于低层辐合;而低层暖平流强迫抬升型和东风波动影响型,风的垂直切变不是很重要,但低空急流的加强和建立更为重要。暖区暴雨预报的主要技术思路应该着重关注:低层或超低空偏南风急流脉动(6小时南风增量)快慢;低层风速辐合,高层辐散叠加区域;与同期比较,有明显偏大的比湿和异常偏低的3小时变压;有无与热带系统相联系的云带;中高层冷温槽(会触发不稳定);偏南风急流脉动(6小时南风增量)与低层风速辐合区;同时急流轴南北位置决定强降水的主要位置,急流中心前端(稍下游100km以内)多是强降水中心。
其他文献
适航安全信息通告作为一种信息发布方式,主要是为了警示、通知和建议航空界提高民用航空产品的安全性。简要研究和梳理了美国适航当局FAA的特殊适航信息通告SAIB和欧洲适航当
中小学的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说只是一个开端。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小学教育中,给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要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奔跑的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