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淋巴细胞线粒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淋巴细胞线粒体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自噬和生物合成在其中的生物效应。方法:30名青年男性(18.29±0.88岁)随机分为无运动训练组(NT,n=15)和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T,n=15)。HIT组受试者进行HIT训练,以90-95%心率贮备强度快跑3 min,间歇以45-50%心率贮备强度慢跑3 min,重复6个循环,6次/周,共4周。末次训练后24 h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线粒体复合体活性,线粒体DNA中8-oxodG含量,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COXⅣ、PGC-1α和Tfam,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Bnip3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NT组比较,HIT组淋巴细胞线粒体复合体Ⅰ、Ⅱ、Ⅳ和ATP合成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0.01),线粒体DNA中8-oxodG含量显著降低(P<0.05),COXⅣ、PGC-1α、Tfam、Bnip3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4周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显著提高青年男性淋巴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同时通过上调PGC-1α/Tfam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和Bnip3/Beclin-1介导线粒体自噬,提高线粒体含量。表明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即可提高青年男性线粒体健康水平,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运动锻炼模式。
其他文献
<正>2019年2月25日,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等五个部门召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座谈会,推动各地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治
表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学生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能力,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
期刊
大学组织结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定着大学的形态和效能。本文从权变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的原因,将其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
该文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介绍了数学课件设计模式的分类,指出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式,认为制作数学教学课件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提高对“数学课件”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基层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关键,要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