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嫩艾美耳球虫侵入部位特异性关键分子及其受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鸡球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肠道寄生虫,不同种球虫具有明显的寄生部位特异性,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侵入部位的特异性决定了寄生部位的特异性,虫体的侵入起始于与宿主细胞的粘附与识别,这个过程基于虫体的配体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微线蛋白在虫体对宿主细胞的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微线蛋白和相应的受体的确定对于阐明球虫寄生部位特异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3 (EtMIC3)可能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侵入盲肠细胞过程中,决定其寄生部位特异性的关键分子。本研究是为了进一步证实EtMIC3的作用,并且对其受体分子进行鉴定,为阐明鸡球虫寄生部位特异性和球虫的入侵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观察鸡球虫侵入相关分子微线蛋白(EtMIC3、EtMIC2和EtAMA1)与鸡不同肠段的结合情况,从而确定E.tenella侵入部位特异性关键分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鸡盲肠上皮细胞的cDNA文库,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确定E.tenella侵入部位特异性关键分子的受体分子,并通过GST-pulldown技术进行验证。对受体分子进行基因克隆及表达,并制备抗血清,分析抗血清对球虫侵入宿主是否具有阻断作用,观察受体在鸡不同肠段的分布情况。[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微线蛋白EtMIC3、EtMIC2和EtAMA1与鸡不同肠段(前段、中段、后段和盲肠)的结合能力发现,EtMIC3与盲肠具有明显的结合作用,与其它肠段没有明显的结合作用,且EtMIC3抗血清对子孢子侵入盲肠组织的抑制率为63.63%,表明EtMIC3抗血清能够显著阻断E.tenella子孢子侵入盲肠组织的能力。说明EtMIC3分子可能是E.tenella侵入部位特异性的关键分子。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EtMIC3受体分子的筛选,经返回性验证发现有8个与EtMIC3结合的受体分子。通过对受体分子的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并经GST-pulldown验证,发现2个能够与EtMIC3分子结合的蛋白。经免疫组化试验分析发现2种受体分子主要分布于鸡盲肠,且受体分子抗血清对E.tenella的感染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结论]进一步证明了EtMIC3是决定E.tenella鸡盲肠侵入部位特异性的关键分子,确定了2种EtMIC3盲肠上皮细胞结合的受体,2种受体分子主要分布于盲肠,其抗血清对E.tenella感染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其他文献
<正>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十五项措施》第一次把"出国办企业、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奏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序曲。伴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批
会议
为了提高施工过程模拟的成效,本文在已有施工模拟方法研究基础上探索施工过程智能化模拟机理与方法,特别聚焦于施工过程模拟的主体及其基础模拟活动。本文首先对施工模拟的数
某大型化肥厂由于蒸汽透平抽汽量不足,影响到全厂的正常生产,本文就此对导致抽汽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求得解决办法。
以自制的Pd-Fe/TiO2为催化剂,对2,4-二氟硝基苯常压催化氢化得到2,4-二氟苯胺,用沸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为目标产物;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0.1mol硝基
村民自治符合我国国情,有力促进了村民事务的管理,推动了村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村民自治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村干部对村民自治的认识存有误区、村务公开不到
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简单的两步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阴极界面修饰层。该界面层具有在可见光区域高度的透明性以及合适的功函匹配等优异的性能。
用浸渍法制得0.2%铁元素改性的SiO2为载体的负载5%Pd催化剂对2,4-二氟硝基苯常压催化加氢,用沸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为目标产物2,4-二氟苯胺;确定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