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和有效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前提多样性和结论有效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不同影响,以及人们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敏感程度是否相同,采用2(判断类型:归纳判断与演绎判断)?2(前提多样性:前提多样组与前提非多样组)?2(结论有效性:有效命题与无效命题)的实验设计。把演绎上有效的命题定义为有效命题,把演绎上无效的命题定义为无效命题,本研究选取了18种鸟作为实验材料,选取6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混合设计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与归纳判断相比,被试在进行演绎判断的时候更愿意拒绝无效命题(t=4.56,p(27)0.01)。本实验收集了反应时,被试判断信心以及判断信心的反应时等指标。在这三个指标上,判断类型,前提多样性,结论有效性三者之间及两两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判断类型和结论有效性的主效应显著。多样性的主效应不显著。具体来讲,归纳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演绎判断(t=2.92,p(27)0.01),判断信心显著小于演绎判断(t=-17.07,p(27)0.01),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演绎判断(t=9.57,p(27)0.01)。有效命题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无效命题(t=-22.96,p(27)0.01),判断信心显著大于无效命题(t=50.19,p(27)0.01),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无效命题(t=-14.31,p(27)0.01)。被试在演绎判断中更愿意拒绝无效命题,并且对演绎判断的反应时更短,信心更大,判断信心的反应时也更短,由此可得出结论,与归纳推理相比,人们对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敏感性;同样,被试对有效命题的反应时更短,判断信心更大,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更短,由此可知与无效命题相比,人们对有效命题具有更大的敏感性。与归纳推理相比,有效性对演绎推理的影响更大。多样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未产生不同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材料比较单一,全部是鸟类,而鸟类有翅膀这个特征过于明显,所以多样性效应不显著,因此准备扩充实验材料进行进一步实验来探讨多样性效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试验了常见的6种生物农药和7种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最好,各次药后3d的防效均在93%以上,且
一个高品质的全彩色LED显示屏,应该具备相对稳定的色彩还原度。本文重点讨论了LED各基色的色度与工作温度、工作电流的关系,以便于在显示屏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散热措施和恰当的工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出现,信息技术教育亦迎来诸多变革与挑战。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计算思维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并且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但思维的培养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尽早开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本研究以促进计算思维培养为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探讨针对小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
<正>事实证明单质高分子材料通常难以满足应用的要求,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以微观或宏观形式复合而成的多相多组分材料,可以通过原组分材料的选择,集各组分的优点于一
会议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解释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宪法实施途径.当前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还处于模糊状态,完整的宪法解释程序缺位使宪法解释在我国如同&#39;鸭子划水&#39;
为加强药剂学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的衔接,将SRT部分环节迁移到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并采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OP
针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et三层架构技术的数据访问层单元测试和覆盖率检测方法。结合高校户籍管理系统,进行了数据访问层单元测试和覆盖率检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