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前提多样性和结论有效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不同影响,以及人们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敏感程度是否相同,采用2(判断类型:归纳判断与演绎判断)?2(前提多样性:前提多样组与前提非多样组)?2(结论有效性:有效命题与无效命题)的实验设计。把演绎上有效的命题定义为有效命题,把演绎上无效的命题定义为无效命题,本研究选取了18种鸟作为实验材料,选取6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混合设计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与归纳判断相比,被试在进行演绎判断的时候更愿意拒绝无效命题(t=4.56,p(27)0.01)。本实验收集了反应时,被试判断信心以及判断信心的反应时等指标。在这三个指标上,判断类型,前提多样性,结论有效性三者之间及两两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判断类型和结论有效性的主效应显著。多样性的主效应不显著。具体来讲,归纳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演绎判断(t=2.92,p(27)0.01),判断信心显著小于演绎判断(t=-17.07,p(27)0.01),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演绎判断(t=9.57,p(27)0.01)。有效命题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无效命题(t=-22.96,p(27)0.01),判断信心显著大于无效命题(t=50.19,p(27)0.01),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无效命题(t=-14.31,p(27)0.01)。被试在演绎判断中更愿意拒绝无效命题,并且对演绎判断的反应时更短,信心更大,判断信心的反应时也更短,由此可得出结论,与归纳推理相比,人们对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敏感性;同样,被试对有效命题的反应时更短,判断信心更大,判断信心的反应时更短,由此可知与无效命题相比,人们对有效命题具有更大的敏感性。与归纳推理相比,有效性对演绎推理的影响更大。多样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未产生不同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材料比较单一,全部是鸟类,而鸟类有翅膀这个特征过于明显,所以多样性效应不显著,因此准备扩充实验材料进行进一步实验来探讨多样性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