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检测两种瓜类种传细菌的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简称Ac)和瓜类角斑病菌(Pseudomor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简称Psl)是引起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重要种传细菌。带菌种子、种苗是病害长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种子检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首要环节。本实验基于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ize chain reaction,简称ddPCR)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种子携带Ac和Psl两种病原细菌的方法。实验中平行测试比较了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两种检测技术对两种细菌的检测灵敏度与稳定性。对于等比例混合的两种细菌菌悬液和DNA样品,ddPCR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 CFU/mL和2.28 fg/μL,其检测灵敏度均为real-time PCR的10倍。非等比混合菌悬液和DNA样品检测结果表明,ddPCR可以同时检出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100 (10~4:10~6 CFU/mL)和1:10 000 (2.28 fg/μL:22.8 ng/μL),检测灵敏度同样是real-time PCR检测的10倍。此外,ddPCR方法在人工接菌种子测试中可检测到带菌种子比例均为0.2%(n=500)的西瓜种子样品,同时在两种细菌带菌种子比例为1:10 (带菌率分别为0.2%和2%)时可以准确检出两个目标菌;而对于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则只能在带菌率为1%(n=100)的接种样品中检出阳性。综上所述,本实验基于ddPCR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Ac和Psl两种重要葫芦科种传细菌的种子检测方法,为提高种传病原菌的检测灵敏度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比较句作为比较范畴的典型成员之一,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重点。不过考察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对比较句的研究多集中在差比句的探讨上,对平比句的探究相对较少,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平比句的分析与习得偏误考察也较少,且多是对单个平比句式的分析,或是平比句与差比句的对比分析。因此,从对外汉语教学出发对汉语平比句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考察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学习者习得平比句时容易造成的偏
<正>艾滋病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笔者通过近年来的临床治疗观察,结合中医学理论,认为脾在艾滋病发生、发展、病机演变、辨证论治过程中起到枢机的作用。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