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东湾位于渤海的最北端,由于其地处内海深处,水体的交换和自净能力有限,辽东湾是赤潮等海洋灾害的高发地带。了解叶绿素的时空分布可以为赤潮的预防和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提供一定的依据。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观测、多时相等特点。特别是随着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水色卫星COMS的成功发射,对海域进行年、月、日的水质参数监测成为可能,其所搭载的水色传感器GOCI获取的数据具有每日8次的时间分辨率和500m的空间分辨率。本文以2015年为例,利用GOCI影像数据获取渤海辽东湾海域叶绿素含量每月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叶绿素含量的时空变化分析。首先,利用KOSC官方开发的软件GDPS对GOCI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包括图像裁剪、采用KOSC标准大气校正算法进行的大气校正和采用OC2叶绿素反演算法的叶绿素含量反演。由于大气的影响,特别是云层的覆盖,并非每幅影像数据都呈现完整状态,为了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利用MATLAB软件对反演后的影像进行数据重构,选取每日8幅影像的中值来重构一天的数据,用以减少异常值的影响;其次,将一个月的所有可用数据进行均值运算来获取研究区域的每月的叶绿素分布。最后,通过每月平均叶绿素含量数值和每月平均叶绿素含量分布影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海域整年的月叶绿素含量均值分布在3.50μg/L和5.35μg/L之间。时间变化趋势为1、2和3月份较为平稳,为在4.95μg/L左右;4月突然下降到波谷,为4.00μg/L;5、6月份稳步上升,6月达到波峰,为4.50μg/L,验证了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辽东湾西部海域6月发生的赤潮;7月突然下降跌至波谷,达到全年最低,为3.50μg/L;8、9月份变化不大,为4.20μg/L左右;后来直到12月份都稳定上升,到12月达到全年最大,为5.35μg/L。从季节上看,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在空间分布上,秦皇岛海域叶绿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海域,具有数值高、面积广的特点。由于海水污染和渤海的水文环境,秦皇岛海域是赤潮灾害的高发海域,此区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区域。营口鲅鱼圈海域也有较高的分布,但不及秦皇岛海域。从结果来看,用GOCI影像来分析叶绿素的时空变化是可行的,本文为GOCI在渤海水色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