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资源分配中“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x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地分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幼儿已经能够理解公平原则,只是在实际分配情境中不能够应用公平原则,出现了"知-行"分离。然而,导致幼儿在资源分配中公平认知与公平行为脱节的具体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实验一采用2(任务类型:认知任务;行为任务)×2(资源数量:可均分;不可均分)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以30名中班幼儿为对象,考察其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实验一结果表明:在资源数量可均分时,93%的幼儿在认知和行为上都能够体现出公平分配的原则;而在资源数量不可均分时,90%的幼儿在认知任务中能够体现出公平原则,却只有10%的幼儿在行为任务中能够体现出公平原则,出现知行分离。实验二,以可均分资源的预研究,选取出在认知任务和行为任务中都能够达到平均分配水平的30名幼儿。随后,采用2(任务类型:认知任务;行为任务)×2(需要情境:自我需要情境;他人需要情境)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进一步考察幼儿在总资源数量为4张贴画,完成任务需要3张的情况下,他们能否体现出按需分配的原则。实验二结果表明:在自我需要情境下,无论是认知还是行为层面的任务,幼儿都能够体现出按需分配的原则;而在他人需要情境下,幼儿在认知层面的任务中能够体现出按需分配的原则,但是在行为层面的任务中却倾向于平均分配,出现了知行分离。两个实验综合提示,资源数量与需要情境对幼儿资源分配中的知行分离具有重要影响:在资源可均分时,幼儿均体现出强烈的公平偏好,而当资源不可均分,以及在他人需要的情境中,幼儿体现出强烈的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特别是对劣势不公的厌恶,从而引发了知行分离。
其他文献
黄骅坳陷南部的孔店组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孔店组分布在相向倾斜的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构成的地堑之中。孔店期湖盆为受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后生盆地&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活塞的高效冷却问题是先进柴油机活塞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活塞振荡冷却效率高,并且被广泛采用。振荡冷却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大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电子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正> 今年8月12日是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前驱,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 诞辰百周年。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以他创立的
文章首先论述了班级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与特色,然后分析了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即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