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隆了黄斑蓝子鱼(Siganusoramin)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其全长为1872bp,可编码445个氨基酸。以必需脂肪酸不同的四种配合饲料[饲料1含有适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饲料2~4不含HUFA,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分别为1:0,1:1和3:1],将蓝子鱼饲养在盐度10和32ppt中九周。在两种盐度下,饲料2~4组鱼的生长性能与饲料1组鱼无差异(P>0.05),饲料2和4组鱼肝脏AA含量显著高于饲料1组鱼(P<0.05)。饲料3组鱼在低盐度中的肝脏EPA、DPA、DHA含量,以及在高盐度中的EPA含量与饲料1组鱼无显著差异,但在高盐度中的DPA、DHA含量显著低于饲料1组鱼。说明鱼体在两种盐度下都能有效转化亚油酸和亚麻酸为HUFA以满足正常生长的需要,但其在高盐度下的转化能力没有低盐度下那么强;饲料2~4组鱼肝脏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两种盐度下的mRNA表达结果与此一致。此外,在两种盐度下,饲料1组鱼肝脏中该酶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饲料2~4组鱼,说明饲料1中HUFA对其表达有抑制作用。这是有关鱼体HUFA生物合成能力与环境盐度关系的首次报道,研究成果可增进对鱼体脂肪酸代谢特点的了解,对于指导广盐性鱼类配合饲料中脂肪源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