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淋巴漏的诊治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淋巴漏3例。三例患者均表现为术后盆腔引流量逐渐减少后突然增多,并持续10-18天不等。根据引流液性状并籍引流液肌酐检查排除漏尿可能后,对此3例患者依次采用以下处理:1、延长盆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盆腔负压引流更换为常压引流;3、逐渐更换细口径引流管;4、经盆腔引流管注射红霉素等固定剂。结果:三例患者经以上顺序处理后,盆腔引流量逐日减少,至日引流量连续三天小于20ml后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常规B超检查排除因引流管不通畅导致的盆腔淋巴囊肿形成。其中2例拔除引流管后未再发生其他并发症,另一例拔除引流管并出院后3周,出现左下腹痛及低热,经CT检查发现盆腔左侧形成5×6cm大小淋巴囊肿。此患者经抗炎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下腹疼痛消失,2周后复查CT淋巴囊肿消失。结论:双侧淋巴结活检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标准步骤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术后淋巴漏的主要操作过程。术中仔细结扎可能存在的毛细淋巴管是避免此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淋巴漏一般在术后5天左右表现最为显著,本组三例在诊断淋巴漏之前,盆腔引流量均出现一过性减少的现象。国外文献报告,多数淋巴漏患者经延长盆腔引流时间可得到自愈,如引流液持续时间过长,尚可通过经腹途径腹腔镜下淋巴囊肿开窗术等外科干预处理。本组三例经前文提及的顺序处理方法均得到有效治疗。但本组中一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三周再次形成淋巴囊肿,提示对术后曾有淋巴漏的患者应重视随访,尤其是术区的影像学随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