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深远海渔业的快速发展,南沙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渔业在我国海洋渔业战略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关于南海该鱼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根据2011年12月-2012年8月南沙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的逐月样品,对其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各取样月份均产卵,产卵高峰期6-8月;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25,雌性50%性腺成熟叉长为123.81cm,逆算年龄2.84a;繁殖亲体绝对怀卵量在109.46×104-456.95×104粒之间,平均绝对怀卵量为226.59×104粒,怀卵量随着亲体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卵粒椭圆形,卵径分布呈双峰型,性成熟不同步,成熟卵的卵径主要分布在0.7-2.3mm之间,以1.2-1.8mm占优,不成熟卵的卵径分布在0.3-1.4mm之间,以0.5-1.1mm占优。
其他文献
利用2007年7月—2008年8月北部湾渔业商业捕捞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二长棘鲷样本,对其生长模型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其中,矢耳石用来鉴定年龄,最大似然估计法用来拟合Von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黑糖产品中丙烯酰胺和天冬酰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 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方法黑糖产品样品经纯水提取净化后直
结合对IVI的研究,针对IVI网关的协议翻译模块,该文分析了ICMPv4/ICMPv6翻译机制原理,设计了ICMPv4报文和ICMPv6报文类型和代码的翻译算法。通过实验设计,对所设计的ICMPv4/IC
  为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与实时性,该文采用缺失特征分量的方法研究了美尔频率倒谱系数静态特征及其一阶差分各分量对识别率的影响。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分别对含白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