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不育症约占育龄夫妇的10%,其中无精症一般分为非梗阻性无精症(NOA)和梗阻性无精症(OA)。非梗阻性无精症的病因复杂,涉及到遗传、内分泌等领域,诊断难度高。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非梗阻性无精症的常用诊断指标,从睾丸体积判断,从内分泌激素LH、FSH、PRL、E2、T变化来判断,从血清抑制素B来分析等三个方面分析无精症的原因。并与目前常用指标FS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首先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着人体的生殖功能,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是引起睾丸生殖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观察血清和精浆FSH、LH、E2、PRL、T等激素的变化,对于了解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功能状态和评价睾丸的病理变化过程有实际意义。其次长期以来FSH作为睾丸生精功能的判定指标,但目前存在着正常值区间过大,特异性低,而且经常有睾丸生精功能与FSH水平相反的报道。抑制素B是由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受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特异调控,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抑制素B水平反映了整个睾丸组织的功能,它是输精管道的直接产物。FSH水平同时还要受到GnRH、E、T的影响,因此认为抑制素B是目前已知的评价不育男性精子发生最好的内分泌标志物,可能也是一个反映输精管功能的重要标志物。在区分正常和受损的精子发生时,抑制素B的测定可能取代睾丸活检。正常成年男性,INHB几乎全部源于睾丸。血清INHB的水平可以直接反映睾丸功能和生精上皮状态,是评价精子发生状态的最佳血清学标志物。精子发生障碍时,血清和精浆INHB水平明显降低;但梗阻性无精子症时血清INHB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或者略有升高,而精浆INHB降低甚至检测不到。INHB对精子发生障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单独血清INHB浓度在个体样本精子发生损伤的诊断及预测上意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