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创新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熊彼特学说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熊彼特学说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1949年之前)根据目前已掌握的资料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前,研究熊彼特的中文文献只有王惟中教授的"熊配达J.Schmpeter之利息理论"(王惟中,1943)和"熊配达J.Schmpeter之经济发展学说评论"(王惟中,1947)。这也是仅有的在熊彼特去世之前中国学者对其思想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两篇文献资料。据贾良定(2013)考证,当时没有熊彼特经济论著的中文版,中国学者对其经济学说的研究主要根据他的原文著作,由此推断出王惟中教授参考的应该是熊彼特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王惟中教授的"熊配达J.Schmpeter之利息理论"发表于《中农月刊》1943年第4
其他文献
<正>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群落中,人们大多不将亨廷顿作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加以论列,甚至往往将他看作是与后殖民主义相对立的"文明冲突论"的代表。因为在美国,后殖民主义理论
会议
<正>5月26日,作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博物博览板块的主场活动,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举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国际博协
会议
三都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融合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民族村寨内的文化空间是这些少数民族"泛神文化"内涵最丰富、最直接的表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
针对当前《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境况和仿真实验平台存在的不足,在Matlab和VB软件环境下,结合实物实验内容,开发了《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模糊了理论和实践教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期以解决的问题。